在进行股票市场的财务分析时,复权是一个不得不讨论的关键点。复权分为前复权和后复权,每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本文将对前复权与后复权进行深入探讨,并对两种复权方式的适用场景进行比较和推荐。
复权的定义与分类
复权是指将上市公司分红、配股等导致股价变动的因素进行调整,使调整后的股价序列能够更好地反映股票的历史走势。根据不同调整方式,复权又分为前复权和后复权两大类。前复权将分红调整到除权日之前,保持最新股价不变;后复权则将分红调整到除权日之后,保持初始股价不变。
前复权与后复权的区别
前复权
前复权是将所有除权除息前的历史价格和成交量按除权除息比例折合成除权除息后的价格和成交量。它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比较不同时期的股票价格,但缺点是对于分红派息较少的股票,其价格序列会出现较大的间断,导致无法准确反映历史波动。
后复权
后复权是将所有除权除息前的历史价格和成交量按除权除息比例膨胀成除权除息后的价格和成交量。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平滑地显示历史价格走势,但缺点是对于分配股份较多、分红较少的股票,其价格序列会出现较高水平的波动,从而不利于分析。
选择前复权与后复权的考量因素
分析目标
若分析目标为历史投资回报率,更推荐使用后复权,原因是它能够真实反映每股收益和股息在扣除交易费用后的实际价值,也适用于计算投资组合的历史表现;而若分析目标为股价走势,且希望不受到分红派息的影响,更推荐使用前复权,原因是它将所有历史价格和成交量均调整至除权除息后的价格和成交量,使得投资者能够更容易地从中比较出谁的股票涨跌到底有多大。
市场行情
当市场行情出现大幅波动时,后复权能够从本质上反映投资者持股期间的收益变化,直观地显示出股票的长期收益情况;而前复权则可能因分红派息的影响导致股价出现断崖式下跌,造成股价走势的扭曲。
分红政策
若公司采取大比例的现金分红,则更倾向于后复权,因为其可以保持股价序列的连续性,更好地反映公司的整体运营状况;若公司分红较少,则更倾向于前复权,因为其可以避免股价序列中出现明显的间断,更直观地展示股价波动情况。
结论
综上所述,前复权与后复权各有优劣,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分析目标和市场情况进行选择。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可以通过对比两种复权方式展示的股价走势,结合公司分红政策等信息,综合判断选择最佳视角来进行财务分析。